凯文日记_道别 首页

字体:      护眼 关灯

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

   道别 (第11/26页)

,按理说大家都同样贫苦,为什么会常常忽视,而相对优越的人群里却出救苦救难的观音菩萨。释迦摩尼为释迦国的王子,耶稣为上帝的儿子,老子的父亲为周朝的贵族。孔子的父亲为鲁国的将军。天啦,这些神,这些圣人几乎都来历不凡,绝非贫贱出身。难道真的仓廪实而知礼节,衣食足而知荣辱?或者仅仅是一种误解——上层有圣人,也有流氓;底层有雷锋也有阿Q。但为什么登上道德顶峰的人常常出身富贵?我想真正答案在于,正是由于贵族的出身给这个人一种独特的,难以复制的资源,凭籍这种资源,他将到达常人难以到达的地方。而这个地方,可能更靠近神明。

    其实,我认识不少富贵家庭出身,一双富贵眼,一句话能把人噎死的公子哥,大小姐,我不太喜欢这种风格。我也认识不少社会底层出身,温柔而和善的劳动人民。我内心深处更愿意相信劳动人民的善良,而不是上层的仁慈。如果,我走到街上需要问个路,我绝对不会选择身穿华丽服饰,打扮时髦的红男绿女,我会去问路口卖红薯的大妈,地铁站里扫地的大爷,街边守店的小店店主。你能想象你碰见某一个大领导,然后你问他附近哪里有卖菠菜的吗?这很荒诞。但如果问一个普通人就合情入理多了,就好像,即使我没有得到答案,也不会被抛一个白眼。若你去询问开宝马的车主,可能就真的有点“侯门深似海”了。

    贫苦人做好事的顾虑少,光脚的不怕穿鞋的,做了就做了,一般不会被谁赖上。富贵人做好事的顾虑多,有太多需要思量的“关节”,稍不注意,阴沟里翻船也不是不可能。所以,不要一味的说穷苦人就好,善良。其实,富人也有善良的,但他有他的苦衷。有的事情,只是我们普通人难以明晰。就好像有人
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

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